民国上海滩第一美女胡蝶,是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存在,是中国电影一个时代的标志。胡蝶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蝴蝶原名胡瑞华,年出生在上海。
3岁时,父亲出任京奉铁路总稽查。幼年的胡瑞华便随着家人开始在天津、北京、广州等地迁居。16岁时回到上海。刚回到上海的胡瑞华看到了中华电影学校的招生简章,喜欢戏剧的她于是化名为胡蝶,参加了选拔。最终,优秀的胡蝶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学校录取,开启了她通往电影事业的大门。但此时的她从未想过,胡蝶这个名字,日后将名震上海滩。
年,17岁刚从学校毕业的胡蝶被友联影片公司签下,主演了《秋扇怨》,第一次担任女主角。三年后,胡蝶转投了明星电影公司,与著名影星阮玲玉合作,出演了《白云塔》。年,胡蝶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通过胡蝶的完美演绎,红牡丹这个角色深深地烙印在了观众的心里。年,《明星日报》组织观众投票选举最佳电影女演员,胡蝶以票当选,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之后,影后的美称伴随了胡蝶一生。
但战争年代,无限风光更容易招来危险。
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军方因忌惮张学良的势力,于是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在《庸报》刊登题为《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的文章,利用胡蝶来抹黑张学良的名声。其实张学良根本从未见过胡蝶,他与胡蝶的交集,也只存在于小说和电影以及日军的抹黑之中。胡蝶的第一任丈夫是《秋扇怨》风流潇洒的男主角林雪怀,两个人因戏生情,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才子佳人。虽然婚后,两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但没多久林雪怀渣男的面目就日益暴露。最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无奈的胡蝶找了上海滩最好的律师,与林雪怀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离婚官司。直到年底,两人的婚姻终于结束。恢复单身的胡蝶,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电影事业中。在此期间,胡蝶的第二任丈夫商人潘有声来到了她的身边。
潘有声一直将胡蝶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对待,给了她足够的耐心。年,27岁的胡蝶与潘有声喜结连理。婚后,她过上了平静美好的生活,并生下了一儿一女。年,卢沟桥事变爆发。11月12日,上海失守,胡蝶与丈夫潘有声前往香港避难。此时,日本人想利用胡蝶的名气宣扬“中日友善”的假象,邀请她出演《胡蝶游东京》。蝴蝶自然不肯做卖国贼。为了躲避日本人,她假装怀孕,火速和家人逃离香港。临行前,胡蝶将自己半生的积蓄打包成30个箱子,托好友运回内地。不料,生逢乱世,胡蝶半生的积蓄不幸丢失。急于寻找丢失的三十箱财产,胡蝶辗转认识了特务头子戴笠。没想到,早就对胡蝶心生爱慕的戴笠,以此为借口将胡蝶幽禁在重庆三年。年3月17日,戴笠死于空难。胡蝶果断逃离重庆,回到了丈夫潘有声身边。
年,她又回到了阔别10年之久的影坛,为邵氏公司拍摄了许多电影。之后,在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中,胡蝶凭《后门》一片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年,58岁的她在拍完爱情片《塔里的女人》后,彻底告别了电影生涯。
年,胡蝶随儿女远赴加拿大定居,改名潘宝娟。宝娟是她幼时的乳名,为了纪念丈夫而冠了夫姓。隐姓埋名居住在一座海滨大厦的25层。退出舞台的胡蝶,过着与姐妹打打麻将,聚聚餐,散散步的普通日子,怡然自得。年,81岁的胡蝶因病离世,临终前,她只留下简简单单又禅意无限的六个字:胡蝶要飞走了。当过大明星,亦能够甘于平凡的胡蝶坦然面对各种苦难,用坚强、乐观和随遇而安的强大让自己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绝处逢生,破茧成蝶,终获得了相对的安稳而又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