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再传弟子汤发周趣说什么是好画画画

经常被人问,你总是写写画画能换钱吗?能当饭吃吗?对此,我的内心戏是这样的有请谢耳朵替我翻一千个白眼对于一个刚刚吃饱饭也就三、四十年的国家来说,吃不饱饭确实是个巨大的心理阴影,这种恐惧直接造成了我们凡事都以“能当饭吃吗?”为标准。学音乐啊?能当饭吃吗?写诗?呵呵。。。。这孩子一定是疯了!所以,大家一股脑地都去学金融、管理、财会,饿死体大啊!所有不能直接换成饭碗的,都统统被嘲讽为不务正业,现在被称为文青可不是什么好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冷嘲热讽文青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了,社会能容忍品味永远停留在《小萍果》的人群,却认为喜欢勃拉姆斯的就是装B;大家都在看穿越剧、婆媳互撕、你看《黑镜》就是文青病。在一切以“能当饭吃吗这个猪一样的生活标准看来,文艺的原罪被认为让人不能接地气,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换成饭。许多人号称自己当年如何得了文青病,后来憣然醒悟,放弃做梦,回归了正常生活。对此,MISSWANG也只能呵呵。。。。。。你不做文青好多年,我也没看到你成为扎克伯格、马云啊!真正的文艺青年,我见过他们比常人会更加勤奋刻苦,心无旁鹜,不纠结、不抱怨。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能坚持下去的,都是你真正喜欢的。真需要治疗的是那些伪文青,半吊子,文艺对他们只是一件外衣,动则45度角仰望天空、悲伤逆流成河,请相信这些人不是文青,他们是网红。文艺本无病,有病的是人。本篇MISSWANG要八卦真正的文青——齐白石童鞋,看看这位民国文青是怎样勤勤恳恳、认真工作学习,赚钱养家的。齐白石像===========我是咸扯的分割线=========画能煮否?同样的问题齐白石的老祖母也曾问过。齐白石作品《蜻蜓蝴蝶花》当时的白石还只是个叫阿芝的乡村青年,离后来名满天下的大艺术家尚如隔世。每日里背了个装满木匠雕花工具的箱子,跟着师傅在湘潭大小乡间奔波只求谋一饭而已。即便处于这种于社会底层苦苦求生存的境地,他还是痴迷于写写画画这些在旁人看来不务正业之事。其老祖母更是忧心忡忡,怕他整日里耽于这些文人伎俩,将来不但不能成家立室,还有成为饿殍之虞,警告他道:“自古哪见文章锅里煮!”齐白石作品《八哥草虫图》此话倒也并非危言耸听,饿死的商人没见过几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倒比比皆是。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凡高先生了,这个生前连块面包都买不起的穷画家,若是知道其死后一幅画动辄卖到上亿美元,不知他是哭还是笑呢?所以当齐阿芝后来画名渐盛,能买房置地之时,老祖母才能笑的出来:“从前我说过,文章哪见锅里煮,现在你的画倒真的能在锅里煮了!”什么是好画?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世人的标准都如齐白石祖母,“堪煮”的便是好画!艺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各花入各眼,谁奈烦去费那个脑筋,还是明码标价来的简单直接,好懂。西方有提香、毕加索、达利;东方有白石、冠中先生、方力均等后生,画自然是好画,最重要的是堪煮。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管你画的是长了三只眼睛的女人,软塌塌的钟也好,还是一水儿的光头也罢,标价在那儿摆着呢,后面的零越多画就越好。齐白石作品《蝴蝶海棠图》有一个小故事可从中略见一斑,齐白石曾画过名为《南岳全图》的十二幅六尺中堂,这些画作是应江西一个盐商的定件而作。盐商有钱却恶俗,以为画面颜色越浓就越气派。而齐白石完全迎合盐商的心理,将色彩当胡椒面撒了,光是石绿,就足足用了二斤。但盐商看了之后却大为满意,一下拿出了两银子作为润笔费。而当时一亩良田的价格也不过七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这可真是一大笔钱了,至此齐白石名声大振。多年后谈及此事,齐白石坦承:“这种画法,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名和利,原是蒙得来的。”为此赋诗曰:“小技羞人忌自夸,久将心事付桑麻。”芸芸画作,堪煮的总是少数。好画能下的锅煮,但堪煮未必都是好画,世间的荒诞有时远胜于舞台。一代大师*宾鸿现在被尊为“北齐南*”,但在他生前不但名头远没有齐白石响亮,画价更是无从望其项背。他活了90岁,画作很少得以卖出,即便有卖,价格也是极低。是画的不好吗?显然不是,但其不堪煮却是无疑。正因如此,在他离世之后,家属想将其遗作捐赠于某博物馆,哪料人家客气地将其拒之门外,无外乎当时他的画作不值钱啊!可世事难料,近些年*老先生画价一路飙升,这真让某博物馆情何以勘,想必有些后悔当初的小家子气了吧?齐白石作品《兰花草虫图》好画古往今来都有,不能拿堪煮与否来论定,时代也不能老是停留在老祖母时期。画家自己更不必当真,平常心对待,能煮的更好,不能煮就当逗自己玩,画的开心,为所痴迷事执著亦为一件乐事。(图文/少白公子)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画家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丁酉年鸡年记于华东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lygou.net/afhzz/679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