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上,我打开窗帘,看见有几片银杏叶飘落在窗台上,不经意地向窗外看去,只见楼下几株高高直直的银杏树不知何时已换上了一身金羽衣。“满地翻*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那*灿灿的银杏叶,最能触动人的心弦,我再也坐不住了,匆匆下楼走到银杏树下。天空明净,太阳初升,满目金*,一片灿烂。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叶片,层层叠叠,而枝上叶子并不稀疏,在迎风飘舞,灵动如蝶。树上树下,连成一体,在朝阳的照射下,明亮得灼眼,明亮得让人陶醉,明亮得让人心生暖意。这几棵银杏树,给我们这个小区增添了无限的生气和韵味。银杏树的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许多小疙瘩,用手摸上去有点糙,也很硬。银杏树的树枝是从中间长出来,仿佛巨人的手臂,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我俯身拾起几枚银杏叶细细端详着,叶子两面都是*澄澄的,小巧玲珑,就像是一把小扇子。银杏叶的叶柄很长,叶面薄薄的,摸起来很光滑,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叶的静美,透着曾经无数的日月,冬日暖阳下闪着浅浅的光芒,让人惊叹,迷醉其中。银杏为高大的落叶乔目,生长缓慢,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开花结果要二十多个春秋,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古人对银杏树投入了许多情思,在西汉时期称银杏为“枰”,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有“华枫枰栌”和“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的描述,歌颂银杏的古老雄壮和枝繁叶茂;在西晋时期,人们称其为“平仲”,左思在《吴都赋》中有“平仲君梃,松梓古渡”的句子,对银杏的挺拔苍劲给予了赞美。在宋代,银杏还有一个生动可爱的名字,叫“鸭脚”,这是古人根据银杏叶的形状与鸭掌相似,“象形化”命名的。欧阳修有诗为证:“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银杏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生命力顽强,大多数银杏寿命可达三四千年,是树中的老寿星,有“活化石”之称。同时,银杏还具有耐污染、抗尘埃等功效,能够净化空气,减少大气层悬浮物含量,提高空气质量。据说,二战时,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中心万物俱灭,唯有银杏树存活如旧。银杏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颜色,春季嫩绿淡雅,生机盎然,给大地增添生气;夏季碧深浓韵,枝繁叶茂,给人们送来荫凉,秋季一树金*,雍容华丽,给人美的享受;冬季叶落归根,傲立霜雪,展示着它的坚韧与典雅。它集形态美、品质美、神奇美于一身,为名山大川,古刹庙宇,城镇街道,村庄院落,增添了古朴沧桑和神秘色彩。历代文人墨客似乎对银杏都有着说不清道不尽的喜爱之情。他们以银杏为题材,或状形,或咏叶,或赞果,托物言志,感悟人生,留下了许多佳作精品。“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清末名人李善济对青城山天师洞的那棵古银杏的描写细致入微,同时又表现了银杏的雄姿和气势,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银杏的崇敬和热爱,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苏轼在银杏盛果时曾欣然命笔:“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将银杏果比喻为奇妙文章,表达了对银杏树的敬慕和对银杏果的喜爱。诗人杨万里在品尝了香醇的银杏果之后,写下的《银杏》:“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彰显着日常生活的兴味和惬意。李清照则借物抒情,在《瑞鹧鸽﹒双银杏》中写道:“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以“双银杏”比喻夫妇心心相印,既赞美了银杏高贵典雅的品格,又歌颂了两情相悦的美好爱情,读来感人至深。而郭沫若对银杏更是钟爱有加。他曾赞美银杏树为“国树”,在他的《银杏》一文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的深切热爱。从“银杏,我思念你”到“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再到“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从中仿佛能看到郭老先生在一棵银杏树下流连忘返。银杏是诗意的,是浪漫的,是令人陶醉的。在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春的新生,夏的繁茂,秋的灿烂,冬的静美。在我生活的这座小城,也经常能看到银杏高耸入云的身影。入冬后,上班途中,经过翠竹路时,行道树中,那一排排满树金*的银杏,展现出令人惊艳的绚丽美景。初冬的暖阳透过银杏树的枝叶,折射出美丽的斑驳光影,金色的扇形叶在风中旋转飘零,街道路面一地金*,街边树下的行人,街头盛装合影的大妈大嫂,俯身捡拾落叶的老人、小孩构成一幅油墨重彩的城市画卷。在我们湘南的双牌桐子坳村,更是富有童话般的美丽。去年初冬,我和友人一起去那里看银杏,一走进村口,放眼望去,一棵棵蟠龙凌云般的银杏闯入视野,房前屋后,落叶纷飞,树上树下,一片金*,*得通透纯正,*得气势逼人。“村在林中,房在树下”,满村尽带“*金甲”,一株株珍贵的百年银杏树,在肆意挥洒着初冬的美,让这个小村庄显得古朴和深邃,尽显诗情画意。有一年深秋,我还曾慕名去新田高佛庵一睹了那棵近年树龄的银杏王的风采。这棵银杏高达60余米,树干胸径约4米,树围近12米,树冠覆盖面积达余平方米,真如李善济所描绘的那样:“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我在树下盘恒良久,它那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令人震撼,敬畏和热爱从心底油然而生。银杏的一生确实漫长,在斗转星移的数千年间,它慢慢储存力量,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争不抢,不喜不忧,一点一点的渐渐长大,最后成为巨冠参天的大树,并以气宇轩昂之态站立成永恒之姿,是一个很神圣的循序渐进的生命历程。它们经历过风吹雨打和沧海桑田,见惯了阴晴圆缺和生离死别,还有络绎不绝的世态人情。相比这些动辄几百岁、上千岁的古树,人是多么渺小,多么脆弱,人的一生又是多么短暂啊!面对这些从容而安静,沉着而优雅,古朴而坚强的大树,总是急于求成,急功进利,争强好胜,争先恐后的人们,又能从它们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呢?鸟啼叶落,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打断了我的沉思。太阳渐渐升高了,一阵寒风吹来,树上的*叶宛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最后飞落在草地上,也飞落在我的心坎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想,在明年暖洋洋的春天里,一定有这些落叶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