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middot课程中一班微课程

真.奇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索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奇妙的大自然是孩子们学习的天然课堂,更是成长的快乐天地。4月份由孩子们发现的蝴蝶生成后续的自然力课程,兴趣是幼儿 的老师,孩子们通过观察和了解蝴蝶的种种秘密,感受到了自然世界的奇妙。

课程源起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幼儿置身在春天的自然景物中,真切地感知春天来了。你瞧,我们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散步,突然听到有小朋友说:“快看,蝴蝶!”只见一只很漂亮的蝴蝶翩翩飞过我们队伍上空,孩子们顿时驻足不前,一个个伸长个脖子好奇极了。就让我们带着好奇、探索的心走近他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魅力,和蝴蝶们来一次亲密接触吧。01

发现蝴蝶

我喜欢蝴蝶,蝴蝶好漂亮啊!

我喜欢蝴蝶,它有漂亮的翅膀。

我也喜欢蝴蝶,它会飞。

蝴蝶会跳舞,我也喜欢它。

调查之旅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那关于“蝴蝶”小朋友到底想了解什么呢?他们想问哪些有趣的问题呢?我们来看看吧!

问题收集

糖果

蝴蝶住在哪里呢?

蝴蝶

我最喜欢住在花间或者叶子的背面

果果

蝴蝶喜欢吃什么呢?

蝴蝶

我喜欢吃花蜜,部分蝴蝶喜欢吃烂水果汁。

朵朵

老师:蝴蝶和蛾子有什么不一样啊?

蝴蝶

我通常在白天飞行,蛾子则喜欢在夜间行动。我的触角是棒槌状的,蛾子的触角是直的,大都有羽毛。我的身材纤细,蛾子的体形却丰满、多毛。

大熙

哈哈

卡卡

多多

俊熙

小熙

孩子们的问题可多了,比如:

小蝴蝶喜欢去哪里玩?

蝴蝶有耳朵吗?

......

而有关于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开启了探索之旅。

探索之旅

蝴蝶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通过《毛毛虫变成蝴蝶了》的故事,小朋友初步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知道了蝴蝶的生成过程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这四个阶段。

1

2

3

4

教师的思考:

幼儿通过绘本阅读了解了蝴蝶的变化,那怎样让幼儿更直接观察到蝴蝶的生长过程呢?于是我们去寻找蝴蝶幼虫。

寻找

毛毛虫

菜青虫能不能变成蝴蝶?小朋友去到植物角寻找蝴蝶幼虫,通过饲养来见证。

在饲养过程中小熙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蛹会变成什么样的蝴蝶呢?

经过饲养,小朋友们发现两天后青虫不吃也不动,在一个早晨发现笼子多了一些白色的蝴蝶,原来毛毛虫真的会变成蝴蝶呢。而且蝴蝶的样子真的很美。

化蝶

可是蝴蝶的生命非常短暂,经过了上次菜粉蝶的死亡事件后,两只柑橘凤蝶刚破茧成蝶,小朋友说要把蝴蝶放走,让它去寻找食物,自由飞翔。

生命科学教育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体会善待生命重要性。蝴蝶是美丽的,可是却很难饲养,在观察了它的外形特征及体态之后,我们放飞了蝴蝶。蝴蝶那么漂亮,还可以那么优雅地翩翩起舞,大家都很喜欢呢。

创意之旅

在小朋友的眼中蝴蝶很美,那我们来看看在小朋友的笔下蝴蝶是什么样的呢?

斑澜

五彩

如果我有一双蝴蝶翅膀多好呀,看小朋友们为自己设计了一双蝴蝶翅膀。

我们也会把蝴蝶生长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哦。

穿上蝴蝶翅膀,一起表演《三只蝴蝶》的故事。

未完待续

兴趣是 的老师,追随孩子的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我们用接纳的方法面对孩子的生成活动,并热情积极地以一个学习者、建构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同时,我们在支持、参与、提升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活动形式、内容进行了价值判断,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延伸,既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又推动孩子的学习向纵深发展。在“蝴蝶飞飞”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其实有时候,我们可以偶尔停停脚,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待幼儿的成长过程,留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时刻陪伴他们,支持他们,我们会慢慢发现,他们的世界很精彩!

此次活动,由孩子们在户外发现的一只蝴蝶引发。在教师的支持下,孩子们得以观察蛹羽化成蝴蝶的全过程,对蝴蝶的生长过程有了更直观的感知。在观察蝴蝶的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蝴蝶有耳朵和鼻子吗?”的问题,也发现了蝴蝶花纹的对称性,发展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从孩子们饲养蝴蝶到放飞蝴蝶,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也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自然地渗透在孩子的探究活动中。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lygou.net/afhzp/241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