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STEM苹果与蝴蝶

本文由运河高等师范学校王倩老师著

原文刊于《科学大众·STEM》年6月刊

作者:艾拉·马俐恩佐·马俐

蒲蒲兰译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5-1

一、绘本解读

《苹果与蝴蝶》是由意大利设计大师艾拉·马俐和她的丈夫恩佐·马俐共同创作的、讲述生命过程的无字绘本,由蒲蒲兰绘本馆翻译引进。绘本整体画面采用白色的底,衬托出造型简单而真实、颜色鲜艳的苹果与蝴蝶,给幼儿较强的视觉冲击,让幼儿可以直接感知出故事的主角。同时作者还采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毛毛虫、垂丝、枝叶、花朵,用生物的变化来讲故事,吸引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引导幼儿和成人在欣赏过程中思考这些大自然生物间的关系,从中感知大自然中生命的演变历程。

绘本虽然无字,但用画面完整呈现出了毛毛虫成蝶和苹果树通过花粉传递、孕育果实的生命轮回的自然过程。每一幅画面都有故事,包括封底和封面,细心的老师和幼儿会发现封底既是故事的结局又是故事新一轮的开始。苹果熟了,红红的,挂在树上。一只毛毛虫从苹果里面爬出来,顺着丝,垂落到树枝上,四季更替,结茧成蝶。美丽的蝴蝶展开翅膀,飞啊飞……飞到苹果树上,停留在开放的花朵里采集花蜜。花瓣凋落,苹果树上慢慢结出一个青青的果实,然后苹果再成熟,又开始了生命的历程。幼儿在对画面的反复阅读中对生命充满着期待和思考。

绘本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线索:1.蝴蝶的成长;2.苹果的生长;3.四季的更替;4.虫卵是怎么到苹果里去的;5.苹果和蝴蝶的关系。这么多的线索看似独立,但却紧密联系。幼儿对蝴蝶的成长可能比较熟悉,因为很多孩子都阅读过《好饿的毛毛虫》,那么对《苹果与蝴蝶》的阅读就可以从幼儿的这一熟悉的线索开始,随着画面的展开,幼儿会惊喜地发现又一新线索——苹果的生长。但是对于“虫卵是怎么到苹果里去的及与苹果的关系”这一线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也正是这一难点能够吸引幼儿反复阅读、观察和思考, 惊喜地发现这些生物间的关系,感受生命的演变,带着好奇走向大自然!

二、教学建议

对于这样一本蕴含丰富科学内容并有利于促进幼儿科学学习的绘本,教师该如何利用它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呢?

(一)依据幼儿科学能力发展的目标确定绘本中的适宜关键经验

从科学的概念来看,绘本中蕴含了多种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生物的身体特征、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年龄阶段来看,不同年龄段幼儿科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有所不同。那么,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要围绕科学核心概念筛选出绘本中适宜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关键经验。

例如,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认识常见的动植物是小班幼儿科学方法和知识方面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苹果树的发芽、开花、结果及蝴蝶从卵、幼虫、结茧, 长成蝴蝶的每个生长阶段的明显特征。这样小班幼儿可以获得苹果与蝴蝶的基本的、外显的特征,知道苹果与蝴蝶的生长是不断变化的关键经验。

而“虫卵是怎么到苹果里去的、苹果与蝴蝶是什么关系”是绘本中的难点线索,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是中班幼儿科学知识方面发展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如“蝴蝶遇到苹果会发生什么事情?蝴蝶的卵到哪里去了?它会在苹果里发生什么故事呢?”引导幼儿边阅读边寻找答案,从中幼儿可以获得一些关键经验,如发现苹果与蝴蝶都经历了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并描述生命周期,体会到苹果与蝴蝶是相互依赖来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关系。

(二)分解、合并画面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科学关键经验

绘本用明快的色彩、简洁的线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苹果与蝴蝶的生长过程,给幼儿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对幼儿理解生命周期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键经验有积极帮助。但是画面中所蕴含的线索众多,又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对幼儿而言一次性理解这么多线索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整合画面内容,即分解、合并画面。如分别出示苹果和蝴蝶生长过程的两个独立的画面,让交叉的“苹果”与“蝴蝶”的两条线索独立出来,更适宜幼儿自主阅读,让幼儿初步了解苹果、蝴蝶的生长过程。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分页的画面处理成连续的画面展示,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知苹果与蝴蝶的生长过程。再通过提问“蝴蝶的卵在哪里,遇到苹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幼儿共同反复阅读绘本的中间部分——蝴蝶飞到开满花的苹果树上采花蜜,从而解决苹果与蝴蝶的关系这一难点线索,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的认知,并感知苹果与蝴蝶共生共长、相互依赖的关系。

图1《苹果与蝴蝶》中蝴蝶的生长过程

图2《苹果与蝴蝶》中苹果的生长过程

(三)借助绘本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设计游戏活动,巩固科学关键经验

幼儿通过绘本阅读理解了其中蕴含的科学关键经验,但是这些经验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活动进行巩固和练习。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让幼儿进一步体验生命的生长、繁衍的过程呢?对于幼儿来说,操作活动或游戏活动是比较适当的方式。例如小班幼儿的操作活动可以这样设计:将绘本中苹果与蝴蝶的生长画面分别复印下来,请幼儿按照它们的生长过程进行排序,排的过程中请幼儿说一说每个生长阶段的名称和特征,如蝴蝶生长的 个阶段是小小的卵,这些图片在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投放到科学区中,让幼儿感兴趣的时候再排一排、摆一摆;中班幼儿的操作活动可以这样设计:可考虑和美术活动相结合,请幼儿在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的基础上分别画出苹果与蝴蝶的生长过程,给幼儿准备一些小开本的纸,要求幼儿一张纸上画一个生长阶段, 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成幼儿创作版的《苹果与蝴蝶》小绘本,投放到阅读区供幼儿自主阅读。

对于生命成长的科学关键经验,除了让幼儿认知外,还需要让幼儿体验以达到巩固的目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例如游戏活动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在班级中布置一棵苹果树,一个教师扮演蝴蝶伴随着音乐演绎蝴蝶的生长过程,另一个老师扮演花和苹果,让幼儿在情境中思考和体验“蝴蝶飞来了,这次它会把宝宝产在哪里?”的生命轮回的经验,也可以让幼儿扮演花、苹果、蝴蝶,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苹果与蝴蝶的生长过程及它们的关系。

?更多《科学大众·STEM》往期回顾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lygou.net/afhgx/6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