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一代宗师*秋园先生画展痛忆

年5月,画坛隐世宗师*秋园先生意外脑溢血,临终前郑重交代三个子女,希望在他身后为他办一个画展。

这份遗命自然落到长子*良楷的肩上。*良楷是一个木匠,靠给人做木工活为生。作为知青他曾下放江西高安县,年落实*策返回南昌,因找不到工作,父亲原打算让他学剃头,后来考虑收入太低难以糊口,就让他拜师学了木匠。到父亲去世时,他已做了6年木工。

父亲的死,他内心是无比痛苦和歉疚的。父亲去世前不久,他揽上江西外贸宿舍区一家住户的活,这家主人有一手裱画绝技,解放前就认识*秋园先生。活计完工那天,主人随他同来拜访父亲。这时候秋园先生从银行小职员岗位上退休近9年了,每天除了去茶馆泡半天,就是在家写字画画。故人相见,自然非常高兴,晚上就多喝了两杯,谁也没想到,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这一年,吐纳千山又一生困顿的秋园先生才65岁。

现在要为父亲举办一个画展,对于平时根本不关心父亲书画的*良楷兄妹来说,真的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他们不知道画展怎么搞,要办什么手续,需要多少经费。特别是在那个讲究资历的年代,又需要什么名分才能举办个人画展?要知道他们令后人仰望的父亲连一个地方美协会员都不是!

这石头一样重压在心的事情,过了两年才有了转机和眉目。

某日,*良楷邂逅了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吴振帮。吴馆长和秋园先生是莫逆之交,他们相识相交于60年代,缘起是这样的:

有一天秋园先生从茶馆出来,遇到一个时常在一起神聊的裁缝朋友,这人正好买了些菜回家去,其中一包豆豉引起了秋园先生的注意。这包豆豉是用一张破旧宣纸包的,他让裁缝打开看一下,凭着大师的眼力,他发现这是一张八大山人的真迹!

于是他花了20元钱向裁缝朋友买下了这幅珍贵的画作。回家后,他又凭借自己年少学成的字画修补装裱功夫,把这幅破损的古画修补好。然后,这幅真迹在他手上玩了一段时间,就无偿捐给了八大山人纪念馆。这种超乎常人的高尚德行令吴振帮馆长十分钦佩,由此结下深厚友谊。

现在故人已去,吴馆长自然是非常难过;得知至交遗愿未了,吴馆长慨然助力。他当即决定,让八大山人纪念馆作为画展的主办单位。这,或许真是命运的安排!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良楷开始正式筹备父亲画展。场地租金和画作装裱要多元,为筹足这笔钱,*良楷瞒着妻子,把一台当年用了“5张票”才买到的蝴蝶牌缝纫机卖了。

印制画展简介时,又遇到麻烦。因为不是美协会员,有人认为不能称*秋园先生为“画家”,叫“民间艺人”还差不多。经过反复争取,有关方面最后才同意用“南昌画家”的名头。

有件事还值得一提:在一个旧木箱里,*良楷发现了父亲藏着的多幅画,原先他们是准备把这个箱子当废品卖掉的。后来他说想想都后怕。

年5月,*秋园画展在八大山人纪念馆揭幕。新闻中说:余幅山水画从*家的杂物间里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年3月,*良楷接到江苏美协的邀请,让他去办展,并会承担所有费用。展出后,南京德高望重的著名画家亚明先生称*秋园为大师,这是第一个由在世名家给予秋园先生的赞誉、肯定!

年,*良楷又争取到在中央美术馆办展。为解决0多元场租及住宿费,*良楷向中央美术馆捐赠了5幅画,又向中央美院招待所捐赠了一幅,然后自己又东拼西凑借了0多元作盘缠。就这样,画展如期举办,在撤展的前一天,因刘海粟、李可染等大师的到场和由衷的推崇引起海内外的空前轰动!!!

以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李可染题词

李可染大师说: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象秋园这样的大家长期被埋没是我们工作的缺点。这是他的题词:“*秋园先生山水画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华,自成家法。苍苍茫茫,烟云满纸,望之气象万千,朴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叹服!”

启功先生题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lygou.net/afhgx/623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6